《白云》音乐教案(通用四篇)
时间:2025-06-06 作者:表格模板网《白云》音乐教案 篇1
一、教学目标
1. 让幼儿通过欣赏《乘白云荡秋千》这首曲子,感受音乐的美好,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。
2. 通过学唱歌曲,让幼儿掌握歌曲的旋律、节奏和歌词,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。
3. 通过游戏活动,让幼儿体验荡秋千的乐趣,锻炼身体,培养幼儿的`团队协作能力。
二、教学准备
1. 教师准备:《乘白云荡秋千》音乐录音、荡秋千道具、音响设备。
2. 幼儿准备:舒适的服装和鞋子。
三、教学过程
1. 导入:教师播放《乘白云荡秋千》音乐,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好,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。
2. 学唱歌曲: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,注意发音、节奏和音准。
(1)教师示范唱歌,让幼儿跟着模仿。
(2)分段教唱,先教唱第一段,再教唱第二段,最后教唱整首歌曲。
(3)全班合唱,教师指挥,幼儿跟着音乐唱歌。
3. 游戏活动:荡秋千
(1)教师介绍游戏规则:幼儿分成两组,一组在地面上扮演“秋千”,另一组站在“秋千”上荡起来。当音乐响起时,荡秋千的幼儿开始荡起来,音乐停止时,荡秋千的幼儿要快速停下来。每组轮流进行。
(2)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,注意安全。
4. 总结反思:
(1)让幼儿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,引导幼儿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。
(2)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,总结教学经验,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。
四、教学反思
1. 优点:
(1)通过欣赏音乐,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。
(2)通过学唱歌曲,培养了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。
(3)通过游戏活动,锻炼了幼儿的身体,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。
2. 不足:
(1)在游戏活动中,部分幼儿没有按照规则进行游戏,需要加强规则意识的培养。
(2)在学唱歌曲环节,部分幼儿发音不准确,需要加强发音训练。
《白云》音乐教案 篇2
活动目标:
1、感受歌曲中活泼愉悦的情绪,学习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。
2、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
活动准备:
光盘;节奏卡X X O | X X O |;与歌词相对应的图谱。
活动过程:
一、活动导入
T: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《种瓜》的歌曲,请大家来欣赏这首好听的歌曲!
二、欣赏歌曲,熟悉歌词
1、了解歌词内容。
教师范唱歌曲第一遍提问:这首歌里面种的是什么瓜?
再次欣赏第二遍歌曲(放慢一些节奏,可清唱)
T: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?(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)
2、熟悉记忆歌词。
教师范唱歌曲第三遍,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表演动作,便于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。
弹奏歌曲旋律,要求幼儿在琴声的伴奏下有节奏的念歌词两遍。
3、学唱新歌
1、教师弹唱歌曲,幼儿尝试着跟唱(要求能连贯地跟唱)
2、重点示范休止停顿处
出示节奏卡X X O | X X O |,找出有休止符的歌词。
重点练习“抱呀,抱呀”这句,注意唱出休止符。(拍手+拍膝)
3、幼儿边唱边做在位子上表演动作数遍。
三、学习歌表演。
1、教师扮演“瓜”,全体幼儿扮演“小朋友”进行歌表演。
2、幼儿分成两组,分别扮演“小朋友”和“瓜”进行个表演;第二次互换表演。
四、创编歌曲。
1、教师示范改变的词:发了芽,开了花,结了个长丝瓜。长丝瓜呀长丝瓜,摘呀,摘呀,摘呀摘回家。
2、请幼儿相互讨论,尝试改编歌词。
3、请幼儿演唱改变的歌词。
4、选择几位幼儿改编单位歌词,全体幼儿完整演唱歌曲。
活动反思与建议
幼儿园《纲要》中提出“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,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,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”。因此,在歌唱教学活动设计中,师幼互动强调以审美感动为核心,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、态度、能力、知识、技能等方面的发展。老师有效利用歌曲情节联系幼儿的生活,帮助孩子整合已有经验,对歌曲进行学习和创编,拓展幼儿的思维。
《白云》音乐教案 篇3
一、教学目标
1. 让幼儿通过歌曲了解白云、秋千的意象,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。
2.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,激发幼儿的音乐表现力。
3.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,提高幼儿的囋唱能力。
二、教学重点与难点
1. 教学重点: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,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。
2. 教学难点:引导幼儿准确地演唱歌曲的旋律,把握歌曲的节奏。
三、教学准备
1. 教师准备:熟悉歌曲《乘白云荡秋千》的旋律、歌词,准备好音乐伴奏。
2. 幼儿准备:准备好小椅子,模拟秋千。
四、教学过程
1. 导入新课
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“猜猜我是谁”,通过模仿白云、秋千等自然现象的动作,引导幼儿进入歌曲的意境。
2. 学唱歌曲
(1)教师播放歌曲《乘白云荡秋千》,让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。
(2)教师逐句教唱歌曲,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唱。
(3)教师分段教唱,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唱。
(4)全体幼儿一起唱,教师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。
3. 表演歌曲
(1)教师示范表演,让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和表情。
(2)分组表演,每组选一个代表,其他幼儿观察并给予鼓励。
(3)全体幼儿一起表演,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。
4. 创编动作
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,创编相应的动作,如模仿白云飘动、秋千摆动等。
5. 游戏活动
教师组织幼儿进行“乘白云荡秋千”的'游戏,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歌曲的意境。
五、教学反思
1. 优点:本节课通过游戏、唱歌、表演等多种形式,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歌曲的优美旋律,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。同时,通过创编动作、游戏等活动,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力。
2. 不足:在教学过程中,部分幼儿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掌握得不够准确,需要教师多加指导和纠正。此外,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,应注意引导幼儿充分参与,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。
《白云》音乐教案 篇4
活动目标:
①学会唱歌曲《小树叶》,准确把握节奏。
②了解春秋两个季节树叶的变化,对大自然季节变化有初步的了解。
③感受春天小树叶打扮树妈妈的喜悦,秋天离开树妈妈的悲伤,增加情绪情感体验。
活动重点:学唱歌曲《小树叶》。
活动难点: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变化。
活动准备:春、秋两季大树的图片、歌曲《小树叶》简谱。
活动过程:
一、图片导入,树叶的变化
教师展示两幅不同季节的.大树图片,让幼儿观察图片内容,发现不同之处。
师:我们看到了两幅图片,哪一幅是春天,哪一幅是秋天呢?你是通过什么发现的?
幼儿讨论回答后,教师总结:春天小树叶是绿色的,到了秋天小树叶成了黄色的,掉落在地上。
二、教师范唱,幼儿欣赏歌曲
教师弹唱歌曲,让幼儿继续停留在春秋小树叶变化之中。从上一环节的看到这一环节的听,相互联系,相互促进。
三、熟记歌词内容,理解歌曲情感
我们的小树叶啊,春天就冒出小嫩芽,越长越大,她们开开心心的长满了整个大树,把树妈妈打扮的漂漂亮亮的,可是小树叶长啊长啊,长到秋天她就从绿色慢慢变成了黄色,变成黄色的时候,小树叶就要离开树妈妈了,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她会被风婆婆带到很远的地方……
在了解了树叶的四季变化之后,歌词内容则相对简单,只要教师与幼儿互动,反复练习则很快就能记住歌词
四、学唱歌曲,反复练习
学唱歌曲,逐句学唱,反复练习,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练习歌曲
五、表演唱
表演唱不仅是学习成效的检测,更是幼儿学习成果的展示!
-
欲了解《白云》音乐教案网的更多内容,可以访问:《白云》音乐教案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583b.com/zonghe/4906.html